与时俱进 推进基督教中国化——柏杨树基督教堂宗教中国化实践

2025-03-23
来源:

一、历史沿革

(一)基督教传入杏花岭区距今已有110年,最早可追溯到民国元年,即1912年,中国信徒乔义生在杏花岭区东缉虎营附近的娘娘庙创立的中华基督教自立会。之后,友爱会、复临安息日会等和中国信徒张桂源自办的教会逐渐在杏花岭区建立和发展,探索基督教中国化。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教会实行联合礼拜,信徒统一到桥头街基督教堂礼拜,教产由太原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乔义生创办的中华基督教自立会是太原、乃至山西基督教历史上最早的三自爱国运动的发源地,他们制定的“三不”宗旨,即:不请外国人传道、不用外国人财物、不受外国人支配,堪称后来基督教“三自”(自治、自养、自传)原则的雏形。

该时期杏花岭区基督教有爱国爱教、自立自强、服务社会的特点。

(二)基督教再次在杏花岭区传播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这一时期有享堂聚会点的郝世发、柏杨树聚会点的郭少明等信徒。随着党的宗教政策逐渐落实,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指导下,在市基督教两会的帮助和支持下,经过同工们同心合意努力,经过多次的搬迁、整合、规范,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柏杨树堂、享堂聚会点两个宗教活动场所和剪子湾、工具厂、小北沟、敦化坊四个探访组,有信徒约400人,教职人员8人。

二、基本情况

太原市杏花岭区基督教柏杨树堂成立于1993年,起初在个人家中聚会,后于2004年在苹果苑小区租赁一地下室聚会,2006年信徒捐款购买了柏杨树村的一处民房作为教堂使用,因城中村拆迁,2018年购置了现在的教堂,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中涧河乡柏杨树村蓝色晶阁北一层18-20号,建筑面积370.24平米,可容纳信徒约200人聚会。堂内有礼拜堂、办公室、祈祷室、诗班排练室、品茶论道室、多功能活动室等;日常聚会除主日崇拜,另有查经聚会、祷告聚会、青年团契、圣乐队、老年诗班、小柏杨诗班等活动和团契;下辖剪子湾、工具厂、小北沟、敦化坊四个探访组。现有专职教牧人员2人,义工教职人员6人。日常聚会信徒约100人。

前   言

坚持基督教中国化方向是我国基督教自身生存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着眼点着力点。近年来,柏杨树堂坚持圣经真理,正统信仰,坚持高举爱国爱教旗帜,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融入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同心同向,坚持正确方向

多年来,柏杨树堂十分重视把握政治方向、强化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爱国主义教育与日常工作相结合。每年组织教职人员和信徒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大节日举行升挂国旗仪式、开展专题学习、制作展板、讲台宣讲、转发相关文章、撰写学习心得等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的方针政策,学习“四史”,不断增强教职人员和广大信徒的“四个意识”“五个认同”,引导大家正信正行,与党同心同向,与国同心同行。

二、自信自强,弘扬优秀文化

神学思想的中国化是基督教中国化的核心与灵魂。柏杨树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主动学习、借鉴、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尝试探索将基督教信仰与中国茶文化、中国传统节日相结合,开辟了“品茶论道室”,开办书法写作、剪纸绘画等活动,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复活节、圣诞节等基督教节日中,倡导使用具有中国韵味的诗歌、服装、乐器、文艺节目等,以富有中国特色,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基督教中国化故事。

三、遵章守制,加强自我管理

“无规矩不成方圆”,推进场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管理,提高宗教活动场所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规范能力是党和政府的要求。柏杨树堂始终认真贯彻落实《宗教事务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加强对活动场所、宗教活动、教职人员的规范管理。

一是健全各项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制定完善了组织架构、财务制度、资产管理、安全保障、内部管理等制度,建立了会议记录簿、财务收支登记簿、宗教活动登记簿、公益事业登记簿、外来人员登记簿,日常决策充分征求意见,民主集中。

二是加强日常管理,实现日常事务安全有序。财务管理坚持依法依规、真实透明;大型活动制定工作方案应急预案;日常工作注重巡查排险,消除隐患。

三是突出工作重点,实现重大事件应对有方。制定了符合实际的消防、反恐、疫情防控、各种应急预案,配置了相应的器材设备等,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大家的应急处突能力。

四、普法守法,推进法治进程

开展“普法”活动是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重要实践。柏杨树堂积极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日、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月、宪法宣传日、反邪教宣传、防诈骗宣传、消防知识讲座、反恐法宣传等各项活动,深入学习《宪法》《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宗教事务条例》等,带领教职人员和广大信教群众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五、美美与共,共建和谐社会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服务社会、造福人群是基督教彰显信仰见证、担当社会责任、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2020年疫情以来,本堂严格贯彻“双暂停”,认真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安抚信徒,引导信徒联防联控。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关爱自闭症儿童,为2021年山西洪灾捐款捐物、号召信徒参与志愿防疫工作、为社区抗疫捐款,探访慰问孤寡老人、空巢老人、贫困群众等,近年来累计捐款捐物达3万余元,作出了爱国爱教、荣神益人的荣美见证。日常活动中,我们还大力宣传生态环保理念,倡导信徒勤俭节约、反对贪大求奢、追求排场的不良风气。

结束语

展望未来,柏杨树堂将以圣经为依据,持守基本信仰,继承大公教会和宗教改革传统,在信仰和社会实践中扎根中国文化沃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处境中传扬福音、见证基督、办好教会;柏杨树堂将继续坚持三自原则,坚持基督教中国化,带领广大信徒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增进“五个认同”,发挥基督教积极的作用,为促进宗教和顺、社会和谐、民族和睦作出应有贡献。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