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阅读《圣经》,习惯于从《创世记》出发,逐卷读到《启示录》。以这样的方式读经,我们很容易遇到一个问题,就是难以理清不同事件、不同书卷之间的年代顺序和逻辑关系,尤其是读《旧约圣经》之时。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借助资料,但这方面的著作往往都是鸿篇巨著,让人望而却步。为了帮助普通读者透过历史深刻理解《圣经》,笔者通过梳理资料,尝试编写一篇“极简旧约历史”。
时间:公元前2166-1805年
公元前2091年,亚伯拉罕听从上帝的呼召,离开吾珥,渡过幼发拉底河后,最终抵达“迦南美地”。迦南土著得知这些不速之客来自幼发拉底河的对岸,便把他们称作“希伯来人”。亚伯拉罕生以撒,以撒生雅各,雅各生下12个儿子,分别是:流便、西缅、利未、犹大、但、拿弗他利、迦得、亚设、以萨迦、西布伦、约瑟、便雅悯,这12个人发展成为以色列的12支派。
公元前1876年,雅各率领全家迁往埃及居住,这一住,就是430年。
亚伯拉罕的另一个儿子以实玛利和以撒的另一个儿子以扫,这两个人的后裔均成了民族。读旧约《圣经》,你会不时看到他们的身影。
时间:公元前1446年-公元前1367年
史料:《出埃及记》13-40章、《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约书亚记》
公元前1446年,摩西率领以色列人出埃及、过红海,开启了长达40年之久的漂泊生涯。期间,上帝颁布“十诫”,摩西写成“五经”。祭司制度、会幕崇拜、献祭礼仪、律法条文,均在这一时期形成。
公元前1406年,摩西逝世,约书亚率领以色列人渡过约旦河,攻陷耶利哥,吹响了进攻迦南的号角。
公元前1390年,约书亚逝世。“后来有别的世代兴起,不知道耶和华,也不知道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参士2∶10)23年后,第一位士师出现。
整个摩西时期,中国这边依然在商朝。
时间:公元前1367年-公元前1050年
史料:《士师记》、《路得记》、《撒母耳记上》1-7章
之后的300多年里,以色列人反复背叛上帝,上帝先后把他们交在美索不达米亚人、摩押人、迦南人、米甸人、亚扪人、非利士人的手中,又先后兴起12名士师“拯救他们脱离抢夺他们人的手”,分别是:俄陀聂、以笏、珊迦、底波拉、基甸、陀拉、睚珥、耶弗他、以比赞、以伦、押顿、参孙。除了上述12人,以利和撒母耳亦有士师的身份,但因他们分别担任祭司、先知,士师的身份便常被忽略。
整体而言,士师时期的以色列人信仰沦丧,道德混乱,“各人任意而行”(参士17∶6,21∶25),但就在这一时期,却有《路得记》中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
撒母耳出生(公元前1100年)之前,中国进入了西周(公元前1122年)。
时间:公元前1050年-公元前931年
史料:《撒母耳记上》8-31章、《撒母耳记下》、《列王纪上》1-11章、《历代志上》、《历代志下》1-9章;《诗篇》、《箴言》、《传道书》、《雅歌》
公元前1050年,以色列12支派联合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史称“以色列王国”,便雅悯支派的扫罗出任第一任国王。
公元前1010年,大卫登基。
公元前970年,所罗门即位。
公元前959年,所罗门圣殿建成,俗称“第一圣殿”。
统一王国时期,以色列信仰复兴、军事强盛、经济腾飞、文化繁荣,《诗篇》中的大部分诗歌,就产生于这一时期。
王国时期的末期,亚述帝国已经崛起(公元前935年)。中国这边,依然在西周。
时间:公元前931年-公元前586年
史料:《列王纪上》12-22章、《列王纪下》、《历代志下》10-36章;《俄巴底亚书》、《约珥书》、《约拿书》、《阿摩司书》、《何西阿书》、《以赛亚书》、《弥迦书》、《那鸿书》、《西番雅书》、《耶利米书》、《哈巴谷书》、《耶利米哀歌》
公元前931年,所罗门去世,罗波安继位。这一年,统一王国分裂,成为南北二国:南国称为“犹大”,由犹大、便雅悯两个支派组成,首都为耶路撒冷;北国称为“以色列”,由其余10个支派组成,首都为撒玛利亚。
北国以色列持续了209年,于公元前722年亡于亚述。期间,北国先后产生19位国王,分别是:耶罗波安一世、拿答、巴沙、以拉、心利、暗利、亚哈、亚哈谢、约兰、耶户、约哈斯、约阿施、耶罗波安二世、撒迦利雅、沙龙、米拿现、比加辖、比加、何细亚。这19人,无一“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
南国犹大持续了345年,于公元前586年亡于新巴比伦。期间,南国先后产生20位国王,分别是:罗波安、亚比央、亚撒、约沙法、约兰、亚哈谢、亚他利雅(女)、约阿施、亚玛谢、乌西雅、约坦、亚哈斯、希西家、玛拿西、亚们、约西亚、约哈斯、约雅敬、约雅斤、西底家。20人中,8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
分国时期,以色列本土之外发生了很多大事:大约公元前800年开始,希腊城邦逐渐形成。公元前753年,拉丁人建成罗马城。公元前626年,迦勒底人建立新巴比伦王国(又称“迦勒底王国”)。公元前612年,新巴比伦王国攻陷尼尼微,亚述帝国宣告灭亡。中国这边,已从西周进入东周。
时间:公元前538年-公元前331年
史料:《以斯拉记》、《以斯帖记》、《尼希米记》;《哈该书》、《撒迦利亚书》、《玛拉基书》
公元前539年,波斯王居鲁士围困新巴比伦都城巴比伦城,同年10月,城内祭司、贵族和商人打开城门迎接居鲁士,新巴比伦帝国宣告灭亡。在波斯帝国,波斯王对征服者采取温和的怀柔政策,对不同民族的宗教信仰也给予极大的宽容和尊重。因此,居鲁士在取代巴比伦的次年(公元前538年),即下诏书优先释放犹大人回归故土,重建圣殿。公元前537年,所罗巴伯率领第一批犹大人归回。公元前458年,以斯拉率领第二批犹大人归回。公元前445年,尼希米率领第三批犹大人归回。
公元前537年,归回耶路撒冷的犹大人着手重建圣殿,但因仇敌阻挠,直至公元前516年方才建成。此次建成的圣殿,俗称“第二圣殿”。
公元前492年,波斯帝国为了扩张疆土,向希腊城邦出兵。经过多年鏖战,最终不仅落败,而且大大消耗了综合国力,古老的帝国从此一蹶不振。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国国王亚历山大东征,进攻波斯帝国。衰败的帝国不堪一击,一溃千里。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末代国王大流士三世被杀,持续了200多年的波斯帝国宣告灭亡。由此,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少年时曾就学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非常崇拜《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人物,所以便竭力向东方传播希腊文化,欲使地中海以东地区都以希腊语为官方语言。在亚历山大“希腊化运动”的影响下,犹大人也争相学习希腊语,所以这一时期便被称为“希腊时期”。
这一时期,建立于公元前509年的罗马共和国渐渐成为地中海西部的大国。中国这边,进入东周后半期(战国),公元前372年,孟子出生。
由于旧约历史在希腊时期开始之前就已经结束,所以本文对希腊时期的介绍点到为止,不再赘述。对于此后的历史,笔者拟在下一篇文章《极简新约历史》中介绍,如果你有兴趣,就耐心等待下一篇文章吧!
2020年3月19日于养心斋
李世峥,汉族。牧师、作家、编辑、神学院兼职教师。
1979年1月出生于陕北农村的一个基督徒世家。受家庭熏陶,自幼跟从基督。蒙上帝选召,16岁时成为家乡教会的义工,18岁时开始在神学院校求学,先后毕业于陕西圣经学校、金陵协和神学院。2010年,接受牧师圣职。
1998年以来,已在《天风》、《教材》、《金陵神学志》、《燕京神学志》、《陕西基督教》、《中国民族报》等教内外刊物发表文章200余篇,逾100万字。
出版有随笔集《守望牧场》(中国基督教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