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破血流”讲的是教会牧者要有“萨拜的儿子巴录竭力修造”城墙的努力,有保罗口中“务要坚固,不可摇动,常常竭力多作主工”的拼搏,是强调一种“尽心竭力”的服侍精神。教会牧者应该是仆人式的领袖。既是“仆人”,就得“干”字当头,服侍在先,犹如路加笔下的仆人的服侍态度:“我们是无用的仆人,所作的本是我们应分作的。”这种做事为先、冲锋陷阵的奉献精神和服侍胆气,我们称之为“头破血流”。
一、担当领“头”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间教会是否健康、信徒言行有没有见证、侍奉团队是不是凝心聚力、同工之间能不能合作搭配,关键要看带头的教会负责同工。领头人若能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这种主动做工的精神能直接影响其他同工与义工。如保罗说:“我凡事给你们作榜样,叫你们知道应当这样劳苦。”他在传扬福音、见证基督、建立教会中以“头破血流”的精神冲在一线,不怕江河危险、盗贼危险、同族危险、外邦危险、城里危险、旷野危险、海中危险和假弟兄危险,不顾生死,超脱得失,超脱损益,超脱荣辱,超脱余缺,奋勇做工。
保罗这种“头破血流”的服侍精神是今天的我们应该效法的榜样。教会牧者做事要有勇立潮头、奋勇争先的精神,如此才能成为教会侍奉团队的美好榜样,身体力行如同一道无声的命令,是最具号召力和感染力的。若只是象征性地练练嗓子、喊喊口号,根本起不到“领头雁”的作用。因此,教会里的牧者要心里火热,殷勤做工。牧师带着长老干,长老领着执事做,一级做给一级看,用担当带动担当,用作为促进作为。如此教会,必健康传承,能有序发展。
二、创新突“破”
教会事工要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原则,以基督的服侍精神站在社会的前沿作引领,不断突破、创新,对于不符合真理的陋习要大胆改革。
首先,要激发内核驱力。要想激发教牧同工的内核驱力,就得既有“立足杭城,胸怀天下,放眼世界”之胸怀,又要有全面从严治教、严守法律法规、提升灵德修为的行动。同时,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不断吸纳、提升优秀人才,培养年轻教牧同工的牧养力量与教会管理的综合素养能力,使教会不仅健康传承,还有序发展。
其次,要提升讲道质量。浙江教会的讲台侍奉面临不小的挑战,包括受基要主义的影响较多;农村教会灵意讲道大行其道;讲道缺少生活化表达,有不接地气的窘境;忽略信徒的灵性需要,未能按时、按需分粮等。
最后,要对付自我肉体。人人都有惰性,牧者也不例外,如保罗所言:“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虽说惰性是人的天性,但若听之任之放纵自己,久而久之会使牧者讲道没有方向,分享没有力量,生活失去见证,没有属灵影响力,也给不出行为上的好榜样。懒惰的后遗症是让人渐渐变为虚伪、掩饰,对教会圣工存得过且过的应付态度。俗语说:“百行勤为先,万恶懒为首。”所以,突破创新要从自己开始,要对自己“狠一点”,才能使自己“刚强壮胆”;靠圣灵对付自己的惰性,做一个“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的教会牧者。
三、满腔热“血”
人无精神不立,走十字架道路若无满腔热血的劲头是走不好的。耶稣向跟随者提出挑战:“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保罗也说:“我们进入神的国,必须经历许多艰难。”彼得更是强调:“你们蒙召原是为此,因基督也为你们受过苦,给你们留下榜样,叫你们跟随他的脚踪行。”教会牧者要想带好团队,也要有满腔热血,要心里火热,常常服侍主。只有保持满腔热血的侍奉心志,才能做到不怕苦、不畏难、不懈怠、不放弃,遇见困难、碰到问题,才会想方设法去解决,全力以赴去破题,最大限度释放创造的潜能。
牧者要如何做到保持满腔热血的劲头呢?首先,不因批评而动怒。当牧者受到非议、批评时,无论如何不要轻易发怒,要有被人咒骂就祝福、被人逼迫就忍受、被人毁谤就善劝的功夫,与基督“同钉十字架”。伏尔泰说:“死者不在乎诽谤中伤,活人却因它怒极身亡。”因此,与其耗时费力为自己申辩,还不如专注自己,提升能力,走好自己的路,做好教会的工。智者藐视讥嘲,愚者在意评论!其次,不因表扬而忘形。一个在盛誉下还能淡定自若、清醒独立的人,往往能取得更高的成就。赞美只是对过往的表彰,要保持当下的低调,才能得常人所不能得。最后,不因差异而不容。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生命成熟的人,即使对方与自己立场不同,也能客观评价、欣赏对方,如此方显大格局者的宽广心胸。
教会牧者的满腔热血,在保罗笔下有“心里火热,常常服侍主”的勤快,在耶利米心里有“烧着的火”之热忱,在但以理眼中是一天三次敬拜神的行动。这种火热的精神也体现在智慧蚂蚁的搬运和蜜蜂采蜜的殷勤之中。因此,作为牧者不能丢失灵里的火热,主不喜欢“也不冷也不热”的服侍。满腔热血的火热不是凭血气冲动,而是有从圣灵而来的感动。
四、从善如“流”
教会牧者要有从善如流的格局与胸怀,为了建设主的教会、牧养主的群羊,不但在服侍中要有虚怀若谷的谦卑,还要能接得住批评的声音与改进的意见,把各种真知灼见化为教会前进的动力。这与教会牧者的眼界、胸襟、胆识与包容度有关。
首先,牧者要能承受委屈。牧者若连一点委屈都承受不起,一些挫折都忍耐不了,其内心未免太过软弱。只有吞得下委屈者,才能有大格局;若能受得住诋毁,才能经得起赞美。
其次,牧者要能承担责任。真正的强者勇于担当,敢于担责。我们若想真正长大成人,就要把逃避的心态改掉,加强责任意识。
最后,牧者要能承担使命。如摩西引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如耶利米安抚国破家亡后的犹大民众,又如保罗向外邦人传福音的独特责任……牧者对自己的神圣使命感越清楚,侍奉就会越努力,责任感也越强,侍奉的效果就越好。
教会牧者应“干”字当头,以“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劲头,坚决做到“事不过夜,马上就办”。要在干成事的基础上,精益求精,要一分结果,给十分汇报,从“点滴”着手、从“小事”做起,能耐得住寂寞、吃得起苦头、受得了委屈,将事干成、把工做好。以“水滴石穿”的韧劲,修炼“干好事”的本领,让“干好事”的目标引领前行之路,做教会事业忠实的“接班人”。这就需要有“头破血流”的服侍精神。
(作者系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秘书长、
浙江省基督教协会会长)
来源:《天风》2024年第11期
—
全年《天风》杂志
欢迎随时订购
编辑:安婕
审校:佳音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国(2022)0000005号